對待食品標簽而言,很多消費者我想都沒有怎么仔細了解過和看過。那么,我們要如何做好對
食品標簽的解讀呢?
市場上的加工食品越來越多,看起來難免眼花繚亂。它們的營養怎么樣?安全怎么樣?品質怎么樣?
為了讓消費者知道產品的品質和內涵,各國都制定了相關法律,要求加工食品在包裝上寫明產品信息,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。
然而,消費者真的對信息買賬嗎?真的愿意行使自己的知情權嗎?
調查表明,絕大多數消費者根本不看包裝上的產品品質信息和
食品標簽。
關注配料表和營養信息的比例不足20%,而其中表示能夠看懂的還不到四分之一。
消費者問我應當如何選擇產品時,我通常會告訴他們,要具體細看配料信息和營養素含量信息。
然而,大部分人都很不耐煩地說:我們看不懂這些。你就告訴我們該買哪個牌子好了。
可是,每個牌子都有極多的產品系列,每個產品的檔次和配料都不同,營養價值和適合人群也不同。僅僅知道牌子,對于選購食品幫助不大。
而隨著食品法規的不斷正規化、嚴格化,看標簽選食品,才是保障自己權利的不二法門。